汽车科技 I 渝码科技
自 2025 年 6 月 10 日 17 家主流车企联合承诺“供应商账期不超过 60 天”以来,该行业变革已满三个月。
如今,这场关乎汽车行业供应链健康发展的“期中考”成绩正式放榜,从现付的“优等生”,到汇票的“拖堂生”,各车企的表现差异显著,现付与汇票的支付方式也成为这场考试的“分水岭”。
现付派:兑现承诺,满分交卷
据“60天账期”的成绩单显示,一汽、广汽、塞力斯等主机厂以高比例现付树立行业标杆。
中国一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,自承诺之日起便迅速行动,成立专项工作组,将 60 天账期纳入长效机制,对 2000 家中小型供应商全面推行 100% 现金支付。
该举措取消了原有的“现金+银行承兑汇票”混合模式,更显著缓解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。
广汽集团则以其 28 年的现付传统,成为行业罕见的高比例现付典范;自1997年起,广汽便坚持 95% 以上货款采用现金转账,将 60 天账期作为“铁律”执行。
通过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,确保每一笔款项都能按时、足额支付;广汽的供应商感慨到:“与广汽合作多年,从未担心账期问题。他们的现付政策让我们专注于生产,无需为资金周转烦恼。”
值得主要的是,塞力斯汽车则通过创新的“厂中厂”模式,将供应商生产线嵌入超级工厂,缩短物料与结算周期。
据公开信息显示,塞力斯目前对供应商采取电汇(现金)+银行承兑汇票“双轨制”,但不再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或电子凭证。
其中,当前约 50% 的货款以 6 个月期限银行承兑汇票支付,其余 50% 为电汇支付,且对资金紧张的供应商可个案提前回款。
汇票票:账期延长,拖堂隐患
除一汽、塞力斯外,其余主机场则采用汇票为主,该支付方式实际变相延长了账期,加剧了行业潜在的风险。
其中,以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最具代表性,虽然在60天账期的承诺上有所行动,但其支付方式仍以汇票为主。
部分供应商反映,虽然合同账期为60天,但实际结算中仍使用自有供应链金融平台“某链”开具商业汇票,整体回款周期可达8个月以上。
若供应商提前贴现,需承担约4%的融资成本;对此,其供应商表示:“虽然比亚迪的账期承诺看起来不错,但实际操作中,汇票的使用让我们的资金回笼周期大大延长。”
除头部厂商外,部分主机厂在60天账期后支付 6 个月期银行或商业承兑汇票,使得实际账期延长至240天以内。
而采用商业承兑汇票,还存在到期无法兑付的风险。
行业反响:现付受好评,汇票引质疑
对于此次公布的“60天账期”期中成绩单,部分中小供应商表示,账期改革“喜忧参半”。
现付企业显著改善现金流,而仍以汇票结算的主机厂则令其实际资金压力未减。
正如某位供应商表示:“现付让我们能够更灵活地调配资金,减少融资成本。而汇票的使用则增加了我们的资金压力,尤其是提前贴现的成本。”
监管:推动承诺落地,保障供应商权益
工信部已开通“重点车企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”,受理关于账期执行不力、变相延长支付周期等投诉,推动承诺落地。
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持续关注账期承诺的执行情况,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。”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